那麽軍用芯片的性能要求到底有多低呢?以信息化含量已經非常高的當代戰鬥機為例。
民航局信息中心會每月定期發布駕駛員數據統計簡報。但是個人不建議打破原有的狀態,因為除了掙錢,從職業規劃看,飛行這個職業是線性成長的,需要時間和經驗來打磨技術和心態。
另外一家貨航飛行員則告訴界麵新聞,航空貨運飛行人員的工資基本都是參照順豐航空製定的,上下浮動不會超過10%,主要構成是基本工資加上保底小時費。國航飛行員還告訴記者,現在客運航司的確很艱難,但是他們也相信,疫情終究會過去,一旦疫情過去,民航還是會朝著積極向好的方向發展。中原地區某貨航擴張勢頭同樣迅猛,公司一名飛行員告訴界麵新聞記者,2020年至2021年,其所在貨航招聘飛行員100多名,這些飛行員主要來自國航、東航、南航、海航等四大航司。
航空貨運市場火爆,貨航飛行員飛行小時數也增長迅速。與此同時,防疫物資、電商件等運輸需求大幅增加,供需矛盾下,航空貨運業務量及運價一路走高。
國航一名飛行員也向界麵新聞表達了類似的想法,他覺得跳槽意味著適應新環境、麵臨新的工作方式以及新同事,這些都是未知數。
該飛行員解釋稱,客運機長跳槽到貨航,省略了在貨航成長比較慢的過程,疫情前,客航最快的話三年多就放機長了,平均來說在四五年,但是貨航平均要七八年,慢的將近十年。總體來說,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,甚至我個人對公司是感激的態度。
對於飛行員來說,無論是技術上的提高還是職位晉升,飛客機都有比較好的空間和機會,但在貨航這樣的機會比較少。也有其他客航的飛行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:飛一天至少休十天以上,快把飛行幹成副業了。
上述某貨航飛行員也向界麵新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。堅守,還是離開?其實,關於堅守在客運航司還是轉入貨運航司的討論,在飛行圈子裏存在已久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抉擇,收入固然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,但是影響飛行員去或留的,不隻是金錢。
(作者:雞西外圍體驗)